2022Q4,Intel发布了全新的13代酷睿CPU,虽然这代CPU牙膏挤多了,但是功耗也提高了很多,毕竟13600K用风冷已经压不住了。
2023Q2,联想也发布了全新的ThinkStation P系列工作站,全新的P3 P5 P7 PX工作站带来了质的飞跃,全新一代的搭载13Gen的P3和至强3 4代的P5 P7 PX同时上市,性能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。这次首先带来的是入门级别工作站ThinkStation P3的评测。
本次拿到的配置是P3系列里面的顶配,i9-13900k的版本,当然带K和不带K的版本在配件上面略有不同。本机默认配置为i3-13900k,16GB DDR5 5600,1TB NVME+4T HDD,1100W白金电源。
在机箱方面,P3系列重新设计了全新的27L中塔机箱,不在使用以前令人唾弃的17L小机箱。这次再也不用担心装不下大显卡了。电源也从之前的750W升级为1100W,可以支持最高RTX4090级别的显卡。硬盘方面也支持到最多4块3.5英寸HDD。NMME方面也支持到2块PCI-E4.0的固态硬盘,同时支持NVME的RAID。
1.硬件拆机
正面是全蜂窝镂空设计,下方有一个12cm的PWM风扇,可以正面进风,保证显卡位散热。
前置接口位音频输出,麦克风输出,读卡器,10Gb的Type-c1 个,10Gb的Type-A两个,5Gb的Type-A两个,接口方面基本满足使用。经过测试前置的Type-c不支持PD快充,如果能快充的话就感觉非常好了。
背部接口从上到下为HDMI2.1x1,DP1.4x2,5Gb的USB2个,10Gb的USB2个,千兆网卡接口一个。这里板载HDMI2.1就好评,可以支持到8K的显示输出,没有配置2.5Gb的网口可能是一个遗憾了。
这里5个PCI-E扩展只有一个是带挡板的,剩下4个要使用只能掰掉了,这里得注意,掰掉了就只能找挡板了,而且挡板跟普通挡板有略微区别。
侧面做了比较大的改善,做了镂空设计,这里可以看到侧面是有两个风扇的,看来这一代在散热上做了很大的功夫。
打开侧板之后,可以看到与上代产品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这两个侧面风扇,不过好像i5的没有这个配件。这里不要小看这两个风扇的设计,在后面测试中会详细说到。
压住两侧的卡扣就能取下风扇,这里可以看到是2个12cm的PWM风扇,使用1分2的4pin线连接。如果这个位置能够改成水冷位的话就更牛逼了。
拆掉风扇能够看到机箱内部,P3去掉了光驱的设计,原光驱位可以添加一块3.5英寸的硬盘(配件选配)。
前方风扇也使用了12cm的规格,之前由于机箱的尺寸问题只能使用9cm风扇。这里可以看到风扇不是使用螺丝固定的,而是使用风扇架固定,做到了免工具拆卸。
拔出来风扇托架,就可以把风扇拆出来。
风扇规格为AVC的DAZG1225R2H 12v0.8A的4pin PWM风扇,百度上面找不到参数,看到和拯救者的风扇规格差不多,只不过拯救者带的是ARGB的版本。
搭载13 13900K的P3终于抛弃了祖传的下压式散热器,虽然只是个9cm的塔式风扇,但是机箱的大小是完全可以安装12cm的散热器的。
可以看到是4热管的9cm塔式散热器,重量也很重。这种规格的风扇以前都是给至强的工作站上面用的,可以看得出13代的功耗是真的高,厂家也是解决不了的问题。
虽然不是镜面的,但是全铜底座,应该也是回流焊的技术,压一个200w的CPU理论上是可以的。
电源升级成1100W白金电源,型号为航嘉HK1K1-51PP,拥有80Plus的白金认证,半载下可以做到92%的转化率,1个白金牌的100w ATX电源也在千元以上了。这里可以看到电源有2路12V输出,单路可提供最高12v60A 720W的功率,双路最高可以提供最大1100W,所有在这个电源的加持下,基本上什么GPU都能安装了。
PS:电源采用ATX 12VO电源,不是普通的atx电源,去掉了+5V、+3.3V电压,所以电源额定功率的全部功率都能提供到12v里面。
1100W规格的电源显卡供电使用了PCIE 5.0的12+4P的供电方案,可以无需转接线连接4060ti以上的显卡,但是你要使用1100W的电源接30系列和专业卡就得去买转接线了,或者使用750w的版本。
P3的500W和750W版本仍旧使用6+2P的显卡供电方式。
1100W使用非40系列的显卡就需要这个这个12Pin母头转双8Pin的线,这个是我定制的,某宝暂时没有出售。如果有需要的可以找我。
这里可以看到1100W的电源要比750W的长了一点。所以这个1100W的电源是不能给上代机器装的。
我这个机器是搭载的4T的HDD,4T的HDD使用了希捷的企业级硬盘银河Exos 7E10,当然它肯定是CMR的。具体型号为ST4000NM000B,256MB缓存,7200rpm。但是这个联想标签上面写了PCG Only,所以它还是消费级的硬盘,而非DCG配件。
硬盘位上面还可以再安装两块硬盘,当然硬盘架也是选配的。这里可以看到硬盘架上有两个螺丝,但是这个架子是不可拆卸的。
固态使用海力士的PC801,为PCI-E 4.0 x4规格,不是联想常用的PM9A1版本了,应该就是P44Pro的OEM版本,作为海力士的第一款PCI-E 4.0规格固态,在性能方面已经和三星PM9A1一个梯队了,性能差距很小。
海力士PC801,读7000MB/s,写6500MB/s,随机读取1500K IOPS,随机写入1400K IOPS,拥有4GB的缓存。颗粒为海力士H25T2TC88CSK176层堆叠3D NAND TLC,主控为自研ACNS075,和P44Pro一样。
内存也是使用海力士的DDR5 16GB 5600,虽然W680只能在4400Mhz下运行。
这是所有能拆下来的配件。
拆掉侧位风扇和档杆后,可以看到机箱内部全部。可以看到机箱比之前是大了很多,机箱是可以支持更大的主板的,第五个PCI-E位置是留空的。
主板芯片组为W680,以后能支持13代至强和RECC内存。CPU使用8Pin供电,CPU供电为8相,这次也带了散热片。4根DDR5 4400Mhz内存插槽,最大支持128GB,板载2个PCI-E 4.0x4 NVME插槽,1个M.2 Wifi插槽,4个SATA3接口。
PCI-E接口依次为PCI-E 4.0 x16,PCI-E 3.0 x1,PCI-E 4.0 x4(x16插槽),PCI-E 3.0 x1。2个PCI-E 4.0x4 NVME插槽,1个M.2 Wifi插槽。这里的nvme是支持Raid了。之前的都是不支持nvme Raid的。
这里可以看到机箱宽度32CM,显卡安装个30cm的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,上一代只能安装最大25cm的显卡。
高度近似15cm,也可以安装高度更高的显卡了。
到这里,硬件部分就介绍完毕,可以看到在机箱方面,新一代的P3做了很大的改善,使用了更大的机箱,更多的散热风扇来保证13代CPU和40系列显卡发热,不会出现上几代热量散不出去的问题,侧板的风扇也解决了以前显卡过热的问题。搭配更高功率的电源也是为了保证新硬件的正常运行,何德何能在入门级工作站中也能使用1000W以上的电源。取消了光驱的安装,换来4个3.5英寸HDD的提升,机械硬盘的容量可以提高至最高的72TB。硬件的扩展性能已经完全超越了上一代P520。
性能方面的测试将会在下一篇,请访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