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rt1 http://www.mubolin.cn:99/evaluating/thinkstation_p3_1.html
接着上一篇的硬件部分,这一篇是性能测试部分。
2.理论性能测试
①核显和独显下测试
测试的配置为i9-13900K,16GBx2 DDR5 4800,1TB 海力士PC801。默认标配为集显,为了整体测试添加了一块RTX3080,和PCI-E的固态(西数AN1500 1TB)。因为我这边没有40系列的,等有了再测40系列。
鲁大师配置截图,显示器用了联想Y25-30 1080P 240Hz,1080P@240Hz对显卡的需求理论上跟2K@144Hz差不多。就近似把它当做成2K@144Hz下吧。
核显下的分数已经接近200W了,i9-13900K的核显主频300Mhz,最高1650Mhz,是UHD770里面频率最高的,理论性能近似于GT1030。Intel的核显好处就是能够硬解全部的H265和AV1编码的4K 8K视频。如果你是重度CPU使用者,核显是完全够用的。
搭载RTX3080之后的性能,显卡性能基本翻了10倍。
核显下的Time Spy测试,基本上就是玩个LOL什么的是没有问题的。
独显下跟鲁大师一样显卡性能方面提高了10倍。基本上2K分辨率下能够运行所有的游戏了。
核显下使用PCMark10标准测试。
独显下使用生产力测试。
②CPU测试
CPU为13900K,8个大核,基础频率3.0GHz,最大频率5.8GHz。16个小核,基础频率2.2GHz,最大频率4.3GHz。不过这个CPU在P3上面最大只能到5.5GHz。
多核15340,性能方面已经超越了Xeon-W3375(38c76t,这颗CPU可卖4w块钱的)了,当然在PCI-E通道数和内存通道数是没法跟至强比的。
单核908,因为在这个机器上面CPU主频最高只能到5.5GHz,所以比标称的5.8GHz低了一点,但是也算是单核第二了(第一是13900KS)。
7Zip压缩基本可以做到100MB/s以上的速度。当然实际的速度也得考虑硬盘性能。
H.264编码虽然现在已经过时,但软件编码能够做到119fps了,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速度。
H.265编码CPU编码可以到64fps,基本上小视频方面完全可以用CPU编码了。
3DMark下CPU性能测试。
多核拷机默认230W,并不是在组装机上的250W,所以联想在工作站上面为了稳定性还是做了一些妥协。在更换了塔式散热器之后,在200W以上的功耗下94度坚持不到10s。这在13700的P3下,瞬间就会到100度,然后降频。如果能换成更高级别的12cm塔式散热器,会好一点。(毕竟刃9000K已经用上了360水冷)
后面CPU基本能稳定在150W的功耗下,温度控制在90度一下。性能下降了12%。所以这里还是建议P3这个机器买个不带K的就行了,带K的CPU基本是无法完全发挥出来性能的。基本秒撞功耗墙。
后面测试了13700的版本,默认使用的是那种下压散热器,压力测试会秒到100度,最后会稳定75W的功耗下,CPU散热方面一言难尽。
这里是13700和13900K下散热器的区别。祖传的下压散热器是真的拉垮。这里也建议13代的都能换成塔式散热器,毕竟1w多的机器了。
③内存测试
内存为DDR5 5600Mhz,但是W680芯片组下只能运行在4400MHz CL36下,因为工作站芯片组不能超频不能更改内存参数,所以内存仅限于大容量就好了,频率就不要在意了。
内存读69000,写63000,延迟90ns。作为DDR5来说,延迟算是很高了,DDR4下面做到60ns以下是很轻松的。唯一的优势就是在读写方面了。
④硬盘测试
自带的硬盘是海力士的PC801,就是海力士Solidigm P44 Pro的OEM版本,性能上跟PM9A1差不多,作为海力士的第一款PCI-E 4.0的固态,性能方面直接对标三星顶级也算是不错了。
这里为了放一些测试软件我又添加了一块PCI-E的固态,西数AN1500 1TB,里面使用了2块512GB的SN750。
硬盘测试下没有插独显,AN1500就能够运行在PCI-E 3.0 x8下面,性能跟PCI-E 4.0 x4固态基本一致。这个固态准确来说就是一个NVME的Raid 0阵列卡,在当年没有PCI-E 4.0的规范下做到极致的速度。
PC801的测试数据。基本上算是PCI-E 4.0固态里面第一梯队。
AN1500的测试数据,还是没有PCI-E 4.0下快,科技在进步,这个真的不服不行。
下面的测试均已自带的PC801测试,AN1500进作为数据盘使用。
Anvil's测试。
PCMark8的存储测试位5053分。基本上胜任所有的生产环境了。
⑤USB测试
P3的USB接口全部更换为USB3.2接口,分10Gb(USB3.2 Gen2)和5Gb(USB3.2 Gen1)。
使用Type-C接口和标注了10G的接口下可以跑满到1G/s,这在移动硬盘方面就很快了。当然你得使用NVME的固态硬盘。
使用USB3.2 Gen1的接口下可以跑满到500M/s,这在使用SATA3的固态移动硬盘下也能够跑满。
当然如果想更快,可以购买USB3.2 Gen2x2的20Gb版本或者雷电4(USB4)转接卡。
不过可惜的是Type-C不支持PD快充,这是一个遗憾。
⑥NVME RAID测试
从这代开始NVME也支持了Raid,在BIOS中找到硬盘模式,更改为RAID,保存退出即可。联想的BIOS里面没有单独的NVME RAID开关,只有把硬盘模式设置成RAID后,无论是NVME和SATA设备均更改为RAID模式。
这里就能看到NVME的RAID了,我这里使用了2块512G的PM9A1做RAID0。
配置完成后保存并退出即可。这里安装系统的时候需要单独加载RST驱动,其他的和普通模式下安装系统一样。
这里可以看到,连续读写方面超过了10GB/s,但是在其他读写方面并没有提升,甚至还有略微下降。
PCMark8下分数基本没有什么区别,速度上提升了100MB/s。所以对于需要大数据读写的朋友,买两个4T甚至8T的NVME,做个RAID0还是有用的。
⑦功耗测试
这一台P3使用了1100W的白金认证电源,待机下50-80w左右浮动。
CPU单烤下310W,可以看到13代的功耗是非常高的。
RTX3080单烤421W。公版RTX3080功耗320W。
双烤635W。如果要上更高的显卡上一代750W是真的不够了。
⑧综合性能测试
这次显卡搭配了RTX3080,以后如果有40系列的我也会用40系列做测试。
DLSS测试,这个测试跟选的显卡有关系。
Corona Benchmark是一款渲染测试软件,主要测试对象为内存和CPU,本次测试41s。
V-RAY CPU测试。
V-RAY GPU RTX测试。
战争机器5测试程序。1080P平均173fps。
刺客信条:英灵殿,1080P平均116fps。
古墓丽影:暗影,1080P平均247fps,完全可以满足1080P@240Hz的屏幕。
极限竞速:地平线5,1080P平均123fps。
极限竞速:地平线4,1080P平均217fps。
VRMARK测试,虽然现在对于硬件来说跑VR是完全够用了,但是VR的热度好像没有前几年那么热了。
⑨系统安装测试
银河麒麟V10 SP1 2303,目前的最新版本,能够正常安装。
可以看到核显能够自动识别。
统信UOS20 1060,可以正常安装,但没有核显驱动,需要添加独显。
乌班图22.04也能够正常安装,核显可以自定识别。
Centos7.8下无法进入安装画面,需要添加独显才能够正常安装。
Centos8可以正常安装系统,但是网卡不能识别,网卡是Intel I219-LM。
⑩CPU关闭小核
关闭小核后,13900K就成为一颗8核16线程的CPU,从之前的15300分下降到8650,下降到只有全核56%的性能。可以看到那16个小核提供了13900K近似50%的性能。
全大核拷机,功耗为180w,功耗是之前230W的78%。但是温度跟之前一样都是94度的温度墙。这里可以看出来大核的能耗比真的很差,也是为什么Intel到现在仍旧不敢直接塞16个大核的原因。AMD的7950x 在170w下就能有同样的性能,而13900K则需要230w的功耗。
这里仍旧看到最终稳定在5.1GHz,160w左右,跟之前全核的功耗基本一致(之前全核150W,大核稳定在4.1-4.2GHz之间)。
如果你开启全核在运行某些软件出错的情况下,是可以关闭小核的。否则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还是开启全核心运行,因为全核跟关闭小核心的功耗是一样的,但是性能差距比较明显。当然你的程序如果对主频比较敏感,那么关闭小核,全大核心(可全大核运行在5.1GHz下)运行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经过略微详细的测试,全新一代的ThinkStation P3虽然定位在入门级别工作站,但是在实际性能方面可能要比它的P5的性价比高很多。相对与上一代ThinkStation P360来说,重新设计的27升机箱无论是在扩展性和散热性能上都上一一个大的台阶,这应该也是因为13代的散热要求更高导致的。
显卡扩展方面也是完全支持RTX40系列,在1100W的版本上电源自带的就是12+4p的设计,无需转接线即可直接使用RTX4060ti以上级别的显卡,最高可安装RTX4090,这也是在入门级工作站上面已经非常大的突破。